吃冰到底會不會造成血塊和痛經?

S__169566210

我有一位病患是11歲的女學生,去年初經至今尚未滿一年,月經週期仍然不規律,5月份月經來突然排出大塊大塊的血塊,本來都不太會痛經,這次卻有月經痛的情況,小女孩第一次遇到這個狀況嚇一跳,由媽媽陪著來就診。

大血塊首先考慮寒與瘀

痛經又伴隨有大塊大塊的血塊,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子宮寒和血瘀,我詢問:「月經前有沒有吃冰?」媽媽回答「因為最近天氣熱,妹妹經常喝冷飲吃冰,但因為月經週期不規律所以也不知道月經甚麼時候來,所以月經來的當天都還在吃冰。」中醫認為冰品、寒性飲食會傷脾胃陽氣、導致寒邪內侵,「寒凝胞中、血行不暢」造成月經量變少,血塊明顯、顏色暗紫,經期腹痛或痛經加劇,手腳冰冷、疲倦等症狀。寒凝則氣滯血瘀,經血不順暢流出,就容易形成血塊。我建議女學生要減少冰品食用,尤其是月經來之前一周和月經期一定要避免,經過一個月的中藥調理加上忌口冰品,果真下一個月的月經週期就恢復正常沒有血塊了。

吃冰真的是萬惡之首?

冰涼涼的冷飲,各式好吃的冰品,吃的當下雖然非常清涼解暑,但在月經期食用特別容易影響下腹部的血液循環,導致血管收縮,進而使經血排出不順,甚至形成瘀血滯留。這種情況會導致月經量突然減少、月經滴滴答答排不出,並加重經痛。許多女性在吃完冰後會感到腰痠、腹冷、胸悶,這些都是寒凝胞宮、氣滯血瘀、體內氣血不順的表現。對於虛寒體質的女性長期吃冰,會氣血來源不足,子宮又虛又寒,經痛越來越嚴重。

為什麼我大姑姑、二姨媽吃冰都不會經痛?

有很多人一定會抗議,「醫生你亂講,我大姑姑、二姨媽吃冰都不會經痛?」確實在我行醫過程中,也有遇過怎麼吃冰都不痛經,也有吃冰反而比較不痛,因此個體差異很大,並非所有女性吃冰都會經痛,吃冰會痛經者體質偏寒,經常手腳容易冰冷、怕冷,女性大約九成都是偏虛偏寒,因此吃冰會經痛比例就很高。

如何我不小心吃到冰結果痛經,如何立即緩解?

如果手邊找得到一些溫熱飲品,例如:黑糖薑茶、紅棗薑茶、桂圓紅棗茶、熱可可、或其他含有肉桂的茶飲,有助於溫暖子宮緩解痛經。外食族餐點可以選擇當歸羊肉湯、藥燉排骨、薑絲魚湯這一類的湯品緩解經痛。痛經發生時立即使用暖暖包敷貼在下腹部,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痛經。

女性要了解自己的體質,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中醫的角度來看,吃冰可能導致「寒凝胞中、血行不暢」,進而引發經痛。虛寒體質的女性應該避免食用寒性食物:如冰品、生菜、生魚、生冷水果。建議要適度有氧運動,如瑜伽、快走、單車,有助於氣血運行。女性朋友應根據自身體質,適當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以維持身體的陰陽平衡,減少經痛的困擾。

share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