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固定看診的40歲男性病患,某天一進診間就說:「醫生我這幾天突然頭痛、三叉神經痛,吃止痛藥好幾天都不會好,我今天要做針灸治療」我詢問主要疼痛位置在太陽穴,眼睛有脹痛感,特別在下關穴的位置有痛點。我一開始也懷疑是三叉神經痛,但是詢問了一下疼痛的感覺「你的痛感是不是像被電到,突發性短暫又劇烈的刺痛呢?」病患回答:「不是,就和普通頭痛感覺蠻像的」。典型的三叉神經痛應該會像電擊、閃電般,突發性短暫劇烈的刺痛,病患的疼痛模式並不像是神經痛。我再詢問「有沒有甚麼時候比較痛?」病人回答「吃東西的時候比較痛」,我高度懷疑是因為牙齒問題造成的頭痛,立即針灸幫助止痛,針灸雖然可以立即舒緩痛感,但是仍需要從牙齒根本治療,所以請患者要去看牙齒。病人後來回診時告訴我,他看牙醫發現是因為智齒發炎藥成牙源性頭痛。
牙齒問題也會造成頭痛
牙源性頭痛是指由牙齒或口腔結構的病變所引起的頭痛,這種頭痛並非源自腦部或神經系統本身,而是因牙齒問題透過神經傳導「轉移」到頭部,讓人誤以為是偏頭痛或神經性頭痛。牙源性頭痛的常見原因有蛀牙、牙髓炎、智齒發炎、牙周病等慢性發炎,可能釋放炎症因子,擴散至顎骨或面部組織引發頭痛。或者牙齒咬合不正或磨牙習慣,造成顳顎關節與咀嚼肌緊張,會導致顳顎關節壓力過大,引起頭痛或臉部疼痛。
如何區別牙源性頭痛?
牙源性頭痛常局限於一側顏面、顳側太陽穴、眼窩周圍,有時放射至耳朵或頸部,如果是兩邊對稱疼痛,是牙源性頭痛的機率就比較低。如果頭痛伴隨牙齒疼痛、牙齦腫脹、咬合不適,頭痛位置與牙齒病變區域相對應,且按牙齒周圍有明顯痛感,並且在進食或咀嚼時加重,就要高度懷疑是牙源性頭痛。
牙源性頭痛的急救穴位
手部穴位
合谷穴:手背虎口處,具有鎮痛、止痛,舒緩牙痛與頭痛
支溝穴:前臂背側,腕橫紋上約3寸處,緩解因腸胃火氣引起的牙齦腫痛
按壓方式:用拇指按壓對側穴位,每次約3~5分鐘,感覺痠脹即可
臉部穴位
頰車穴:耳垂下方,下顎骨咬合時鼓起的肌肉處 局部止痛、改善咀嚼困難
下關穴:顴骨與下顎骨交界凹陷處 緩解牙痛、促進面部血液循環
按壓方式:用食指或中指輕壓,每次約3~5分鐘,搭配深呼吸,有助於放鬆面部肌肉與神經。
小提醒
穴位按摩僅能暫時舒緩疼痛,無法根治蛀牙、牙髓炎等病因。
若牙痛持續或伴隨牙齦腫脹、發燒,應儘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