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不是更年期,卻每晚發熱失眠
40多歲女性幾個月前因為睡眠問題來找我看診,她說:「我覺得我最近半年的睡眠狀況很奇怪,不像是普通的失眠,我也很肯定不是更年期症狀,因為我目前月經週期規律,但每次月經前一周就會開始覺得身體發熱,雖然每晚上床時間都一樣,但熄燈後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至少要翻一兩個小時才能入睡,但是只要月經來潮當晚失眠問題就馬上消失,睡眠品質恢復正常,我的身體怎麼了?是火氣大嗎?」
「除了睡眠問題,有其他的經前症狀嗎?」我接著她的話詢問
她回答「經前也會有乳房脹痛、便祕、還容易生氣,但和睡眠問題一樣,只要經血一排出症狀就完全消失」
她的回答我大概猜到失眠的原因「你最近有壓力比較大嗎?有換工作?還是有些生活上的變化?」
她稍微想了一下才回答我「好像也沒有…」
荷爾蒙影響月經週期,也影響體溫和睡眠
女性因荷爾蒙變化,排卵後體溫會上升是正常生理狀況,有些對自己身體狀況比較敏感的人甚至都能感覺出排卵後的體溫上升。但自覺發熱嚴重到影響睡眠品質就屬於異常的病理情況,西醫稱之為「經前症候群」,常見的經前症狀包括有乳房脹痛、下腹脹、頭痛、腰痠、手腳水腫、便秘或腹瀉、愛吃甜食或鹹食、皮膚出油、長痘痘等等。同時也會有心理情緒變化,例如易怒、焦躁、憂鬱、哭泣、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失眠或嗜睡等等。
體內一把火,當然熱烘烘
中醫看月經前的種種身體變化並非單一原因造成,因為每個人的體質狀況不同,經前症候群的表現也有虛證與實證的不同,如失眠果經前表現多見情緒低落、憂鬱、下腹脹、頭痛、腰痠、手腳水腫、愛吃甜食或鹹食,屬於脾虛、腎虛較為嚴重的體質,而以情緒焦燥、易怒、失眠、乳房脹痛、頭痛、便秘、皮膚出油、長痘痘這些症狀為主,在中醫歸類則屬於「肝鬱化火型」的體質表現。
當肝經鬱滯、火熱上擾的會造成頭痛、身熱、失眠、痤瘡等等熱性症狀,與體內陰陽不平衡、沖任失調有關。如果這個時候不處理,會因為肝氣鬱結、氣機不通暢造成血瘀,更進一步就會有月經排血不暢、經痛、經色暗、大血塊等症狀出現。
疏肝降火中藥,劑量拿捏不當也可能造成痛經
針對「肝鬱化火型」的經前症候群,最常用的處方為逍遙散類方,若火氣明顯者可以選擇加入牡丹皮、梔子的丹梔逍遙散,兼有下焦濕熱者甚至可以選用龍膽瀉肝湯,當然還是要經由有經驗的醫師處方根據每位病患體狀況的不同去做加減調整,畢竟經前使用清熱藥如果劑量拿捏不準,過於寒涼造成寒凝血瘀,還是有可能造成痛經、經色暗以及大血塊的問題。所以中醫師在未病人調配處方的時候也如同大廚在料理佳餚一般,加加減減都是醫師多年累積的經驗。
生活作息需一併調理,改善失眠事半功倍
除了服用中藥之外,避免情緒壓抑以及適當的釋放壓力也同樣重要,我將常遇到一些病人明明脈象屬於弦緊脈,個性也很急躁或焦慮,問他們是否近日有壓力,但他們往往都回答「沒有」。當人們習慣處在壓力的環境中,身心已經失衡卻往往不自覺,像這樣「不自覺壓力」的病患,叫他們放鬆心情往往得不到效果,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察覺自己「緊」,怎麼會知道如何「鬆」。我通常會建議病患去運動,尤其是進行緩和放鬆的運動如太極、氣功、瑜伽、皮拉提斯等等也有助於紓解肝鬱,同時也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有助於降肝火幫助睡眠。病患經過兩個月的中藥治療配合生活調整,之後就不再有經前發熱影響睡眠的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