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在用藥安全上有何注意事項?

本品係毛莨科(Ranunculaceae)植物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及華烏頭(Aconitum chinense Paxt).的旁生側根經過加工後所製成的中藥材。本品為附生於烏頭的子根,故稱為附子。附子含生物鹼包括:中烏頭鹼 (mesaconitine)、次烏頭鹼 (hypaconitine)、新烏寧鹼  (neoline) 、烏頭鹼 (aconitine)等。

附子中含烏頭堿,雖其含量較烏頭為低,但因服用不當而引起中毒者卻屢見不鮮。其原因除與劑量過大、煎煮時間過短,及機體對藥物的敏感性等有關外,與藥物品種及服法等也有密切關係。附子中毒表現與烏頭基本相同,包括:流涎、噁心、嘔吐、腹瀉、頭昏、眼花,口、舌、四肢及全身發麻,心慌、氣促、煩躁不安、甚至昏迷、間或抽搐、脈搏減少、呼吸困難、手足搐搦、心律紊亂。嚴重者心跳、呼吸暫停,心電圖顯示室性過早搏動,而呈阿-斯二氏綜合徵象。臨床應用大劑量阿托平搶救烏頭中毒,可以減輕症狀,使心電圖恢復正常;利多卡因可顯著降低動物因烏頭中毒的死亡率。

為了減低附子的副作用,中藥材的附子多數經過炮製,市售炮製的附子包括:鹽附子、炮附子、黑附子、白附子等。與用甘草、乾薑與熟附片同煮,可使附子毒性大為降低。根據實驗,附子經過傳統炮製後,可以改變生物鹼的含量與性質,可以使毒性降低22~26倍。

用量:內服:煎湯,3 -9g (炮製品),回陽球逆可用18 -30g ;或入丸、散劑。

用法:入湯劑應先煎30~60分鐘以減弱其毒性。

外用:外用:多使用生品。適量,研末調敷,或切成薄片蓋在患處或穴位上,用艾炷炙之附子外敷有可能引起接觸性皮炎,可能與個人體質過敏有關。

share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