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珮琳醫師接受聯合報元氣週報採訪—烏魚 蛋白質、B12豐富 健脾胃、利五臟

本文刊登於: 聯合報 2009/11/29

記者:陳惠惠∕報導

漁民稱黑金 冬節呷正當時

烏魚又稱鯔魚、信魚,每年冬至前後會洄游到台灣西南沿海海域產卵,俗話說,「冬節呷烏魚正當時」。

烏魚全身都具有經濟價值,被漁民稱為黑金。雌烏魚的烏魚子,雄烏魚精囊烏魚鰾、胃囊烏魚肫,被稱為烏魚三寶。而剖腹後取了精卵的烏魚魚體,台灣稱為烏魚殼,肉質肥美,含豐富蛋白質,烏魚米粉為著名烏魚料理之一。

脂肪含量 和肉類相當

國泰醫院營養師楊蕙萍:

烏魚不只富含蛋白質,脂肪含量也不低。100公克烏魚,脂肪含量就占了10公克,熱量約有100大卡,屬於中脂肉類,跟一般肉類熱量相去無幾。

進一步分析烏魚肉所含油脂,五到七成為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約占三到四成,跟一般肉類的比率差不多。

肉質鮮嫩 適合銀髮族

雖然烏魚的油脂含量不低,但是跟豬肉、牛肉相比,肉質較軟嫩,蛋白質吸收情況也比一般肉類更好,去除魚刺後,非常適合咀嚼功能較差的老人家食用。

烏魚的維生素B12含量也很高,每100公克魚肉就有4微克。以B12每日建議攝取量2.4微克來看,吃75公克烏魚肉,已滿足一日建議攝取量。

烏魚全身上下,最著名的應數烏魚子。經醃製、日曬處理的烏魚子,不只熱量高,每100公克(約半付、一條)多達305大卡,蛋白質含量也比烏魚肉來得高。

烏魚子 高鈉高膽固醇

另外,烏魚子的B群、鋅含量也不少。不過,烏魚子跟其他卵黃食材一樣,都屬於高膽固醇食物,100公克烏魚子,膽固醇含量就有632毫克,建議一天食用量最好控制在20公克以下,高血脂患者尤其要節制口腹之欲。

烏魚子在製作過程裡,因經過醃製、日曬,鈉含量也很高,不只是高血脂患者不能多吃,高血壓患者也不適合食用。

烏魚肉油脂含量較多,烹調時,火烤是不錯的選擇,能順道除些許油脂。

味甘性平 助分泌乳汁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羅珮琳:

古籍記載,烏魚肉味甘性平、無毒,食用可以健脾胃、利五臟,而且,多數魚肉都有利水功效,能幫助水分代謝、消水腫。

另外,食欲不好、消化不良的人也很適合食用烏魚等魚肉。產後婦女,食用富含蛋白質的烏魚,不只能幫助產後傷口癒合,還能促進乳汁分泌。

煎炸去腥 中藥更入味

坊間除了以麻油、米酒與烏魚同煮,有人怕烏魚腥味,可以先煎、炸後去除腥味,再以紅燒方式烹調,這時候,可以在湯汁裡加些許黃耆、紅棗等中藥材,增添風味,或加入仙靈脾(即淫羊藿之另一名稱),有補腎功效。

唯一要留意的是,有過敏、皮膚疾病的患者,食用烏魚等魚蝦貝類海鮮時要特別留意,尤其是發作期間,最好暫時不要食用。

烏魚子金牌炒飯

材料:烏魚子、蛋白、米飯(依食用份量)

做法:1.將烏魚子切丁狀。

2.蛋白先下鍋,再下烏魚子將烏魚子炒香。

3.將飯下鍋與烏魚子一起炒熱,即可起鍋。

4.炒飯相關配料可自行搭配。

孔雀魚子

材料:烏魚子一片或半片、花枝肉、蛋白、豬油少許、蒜苗一支、海苔一大片

做法:1.將花枝肉打碎、加蛋白、少許豬油先行攪拌。

2.將花枝漿加入蒜苗末再攪拌,以增加香氣。

3.將花枝漿鋪平放在海苔上。

4.鋪上已剝膜處理好的烏魚子。

5.將海苔捲起包裹烏魚子。

6.成品放入油鍋,以小火油炸約5分鐘。

7.待花枝漿炸熟後即可起鍋。

8.將孔雀魚子放涼切片。

烏魚子白切

材料:烏魚子一片或半片(依食用份量)、蒜苗一支、白蘿蔔

做法:1.烏魚子先剝膜處理,備用。

2.放入平底鍋小火乾煎。

3.待烏魚子稍微變色,即可起鍋。

4.烏魚子切片;搭配切片蒜苗、白蘿蔔一起食用即可。

share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