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珮琳醫師受邀「健康2.0雜誌」採訪「足部健康完全對策」

20141125174425367_0001

20141125174356803_0002

從足底看健康
中醫看診「望、聞、問、切」,除了看臉色、舌色,足底顏色也是另外種標準,就像面鏡子,能反映出你的身體健康。

撰文/黃慧玫
諮詢專家/御丰中醫診所主任醫師羅珮琳

有別於臉色的急速變化,足底顏色並非一朝一夕就能顯現出不同色澤,需要累積很長時間,才能成為判別健康與否的標準,因此,特別適合銀髮族、久病不癒者或重病患者,從足底顏色可辨識疾病是否惡化。

腳底顏色看健康

中醫以「五色辨病」,分別為青、赤、黃、白、黑,分別代表不同症狀。
1.足心深紅:正常腳底顏色略紅,但如果紅色轉為明顯深紅色,則表示身體內部臟器有發炎現象,如尿道炎、膽囊炎。
2.足底發紫:大多是相對應的器官、組織發生血液循環停滯緩慢現象,使得足底缺氧缺血,大多是末梢循環慢且心臟無力者會出現。全身發冷也會使腳色變紫。
3.足心蒼白:不僅心臟無力循環慢,並且貧血氣血不足,營養不良,腸胃吸收較差。
4.足心萎黃蠟黃:肝臟機能較差的徵象。而肝臟與疲勞息息相關,當腳底變黃時,建議多休息護肝。
5.足心蒼白帶青筋:通常出現於年紀較大或過敏性體質患者。

對應臟器看健康

足底顏色看健康,還必須輔以腳底對應區,才能知道哪裡生病了。可藉由足底按摩,從對應區的按壓、刺激穴道,促進血液循環,代謝老廢結晶物質,改善不適感。

醫師小提醒!
羅珮琳醫師提醒,空腹太久、剛吃飽1小時內不可按摩;按摩時要注意力道,不要過於用力;若能輔助按摩小物,如木製、牛角、天然礦石的按摩器,可讓效果更好。

懶人按摩法
只要按壓湧泉穴就能保健康喔!
湧泉穴是身體很重要的穴位,時常按摩或拍打能防治百病,是最簡單的保健養生方法。
湧泉穴,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趾趾縫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

20141125172718127_0003

保暖腿部 讓你更健康

當我們知道腿部血液循環的重要後,除了按摩之外,還能幫腿部做什麼,讓它更健康呢?隨時隨地為它保暖或許是個不錯的做法!

中醫認為「諸病從寒起,寒從足下生」,腳部寒冷對人體的傷害很大,會使得氣血循環不佳,造成免疫系統功能下降,自然百病叢生。但許多人只重視冬季手腳冰冷問題,忽視一整年都需讓足暖和。

足部保暖5要訣

為腿部蓋被
常處於冷氣房中辦公者,建議準備一件小毯子,幫外露的腿部蓋被,維持溫暖度。尤其是正處於炙熱豔夏,許多人都會挑選短褲、短裙穿扮,羅珮琳醫師說,在外有陽光曝曬不至於受寒,但一進入冷氣房,寒氣侵襲腿部就不好了。

你也可以這樣做!
羅珮琳醫師建議,或者可在辦公室放雙具厚度的彈性襪,一進冷氣房覺得寒冷時,就將襪子穿起,離開時在脫下,非常方便。特別適合有下肢水腫的人,不但能幫小腿保暖,還可促進血液循環,何樂不為!

電風扇不直吹
不斷往上飆高的氣溫,讓人無法離開冷氣與風扇半秒。過去,長輩常告誡晚上睡覺時,風扇不可直吹身體與頭部,容易感冒,建議讓風扇吹腿部,清涼又不受寒。羅佩琳醫師提醒,風扇直吹腳部,會讓寒氣從腳底侵入身體,易有疼痛、滯瘀等問題產生。

你也可以這樣做!

羅珮琳醫師提醒,風扇絕不能直吹身體,不妨試試往牆面吹拂後,享受反射的微風量,減少受風寒的機會。或改用沒有風扇的循環扇,溫和的讓空氣循環,維持涼感即可。

養成運動好習慣
就算是散步,也能牽動腿部肌肉收縮與鬆弛,使靜脈血管流速增強,減輕心臟回收血液的負擔,確保血液循環暢通無阻,除了將營養素輸送全身,也能讓腿足更加溫暖。

拒絕冰飲誘惑
時常吃冰品、喝冰飲,或者為減肥長期吃生菜沙拉、喝蔬果汁等飲食習慣,損傷脾胃功能,「脾失健運,濕由內生」,使得水分代謝失常,造成身體各項代謝循環機能下降,除了水腫,也易有手腳冰冷等毛病。

多泡足浴好健康
腳的冰冷感,常是因為末梢血液循環較弱所致,從中醫觀點看,多屬氣虛、血虛使得血液運行不暢。想提升腿足血液循環,睡前,可用熱水泡泡雙足,就可感受從腳底到全身都溫暖起來,還有助於減壓、幫助入眠。

20141125172718127_0001

按摩小腿肚 讓你更健康

許多人關注小腿是否修長筆直,令人驚呼「美腿」,卻忽略了小腿健不健康。其實,小腿與健康有極大關係,若能隨時按摩小腿促進血液循環,就能增強身體抵抗力。

小腿又被稱為人體的第二顆心臟,因為它跟心臟與同樣的功能,在於幫助身體的血液循環。兩者不同之處是,心臟可以藉由收縮主動讓血液回流;而小腿則是被動的循環,必須利用小腿肚肌肉像幫浦般將依附於小腿的靜脈血液緩慢回打。

尤其是下半身離心臟最遠,常會有血液循環較差的問題,以至於小腿容易有浮腫、冰冷、僵硬、抽筋、靜脈曲張等問題。最大原因是小腿肌肉的缺乏,使得小腿幫浦無法有效讓血液回流。

因此,從現在開始就該注意「小腿肚」的狀態。因為,當小腿肚又硬又冰,就等於其「幫浦功能」開始衰退,接著就會造成血液凝滯、手腳冰冷、老廢物質容易囤積在血管內。

從中醫角度看,「筋」太緊、太硬會阻礙經絡暢通,影響氣血循環,因此,「不通則痛、不通則病」,最具體的症狀,會表現在「脹、悶、痠、痛」。

小腿常見問題
1.疼痛、抽筋:觸碰或輕按就痛,表示血液與淋巴液循環不好。
2.冰冷:感覺冰冷的範圍越大,表示血液循環不良的情況嚴重。
3.浮腫:按壓脛骨檢查浮腫程度,浮腫範圍若擴大,表示體內臟器出問題。

羅珮琳醫師表示,為了增進小腿靜脈血液回流,最好的方式多走動,讓小腿幫浦能在行動間的肌肉收縮中,主動讓血液回流;也可以用被動的運用經絡按摩、穴道刺激,暢通血脈。

小腿處有六條經絡通過,而且佈滿了許許多多的重要穴點,若能習慣性按摩,對於氣血活絡順暢,能收到不錯的功效。

小腿肚經絡&穴位
1.小腿內側三陰經:肝經、腎經、脾經。
腿內側為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循行處,「陰經主血」,和下半身的淋巴血液循環回流有關。
*適應症:適合女性月經不順、便祕、荷爾蒙失調、更年期障礙、老人排尿困難、肝指數功能異常等。其中,有水腫問題者最有用。
*拍打手法:因足部三陰經循行的方向是從足走胸腹,也就是由下往上拍打。
*重要穴點:三陰交上通血海穴,在水腫、氣脹時按壓,可得以舒緩。

2.小腿外側:膽經
*適應症:有經常性頭痛、肩頸痠痛、長年腰痛、頭暈目眩、耳鳴、肋間神經痛、膝蓋痛等。常敲膽經也有助於抗老回春。
*拍打手法:每天早上起來時敲打。
*重要穴點:風市穴往下到懸鐘穴,煩躁、焦慮時可用。

3.小腿後側:膀胱經
陽氣最旺的足膀胱經
*適應症:是女人最大的排毒通道
*拍打手法:每天下午3~5點氣血最旺,此時敲打,排毒效果最好。時常拍打也可預防腰背及後側腿部痠痛。
*重要穴點:可消除下垂臀部的承扶穴;解除腰痛的委中穴,還能增加下肢靜脈和淋巴回流;美化小腿曲線的承山穴。

4.小腿前側:胃經
*適應症:瘦小腿、暢通消化機能
*拍打手法:從上而下
*重要穴點:能提高免疫力的足三里。

本篇僅節錄部分內容,完整內容請參考:健康2.0雜誌

share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