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入五臟,酸溜溜的梅子能養肝是真的嗎?

S__167993372

中醫將食物分為五味「酸、苦、甘、辛、鹹」,《黃帝內經· 素問·宣明五氣篇》說道「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其中,酸味食物如梅子、山楂等,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能止汗、止瀉、止血。酸溜溜的梅子能養肝是真的嗎?

中藥用的梅子為烏梅,和新鮮的梅子不同,烏梅是夏季採收成熟的果實經過低溫烘乾後悶至皺皮色黑,所以稱之「烏」梅。烏梅味酸澀,性平,歸肝、脾、肺、大腸經,可用於斂肺止咳、澀腸止瀉、生津止渴,也用於治療蛔蟲病,《傷寒卒病論》的「烏梅丸」就是用來治療蛔蟲感染造成的腹痛、嘔吐,也可以治療正氣虧虛造成的久瀉、久痢。烏梅丸目前比較常用於慢性腹瀉的病患。如果夏季多汗,也可以喝一些烏梅汁生津止渴,也有收斂止汗的功效。

梅子能養肝,有沒有實證醫學的證據呢?醃梅所含的多酚成分「梅木酚素」,能夠抑制人體細胞氧化,因此吃梅子而具有抗氧化、抗發炎功效,至於對於肝功能是否有助益也有研究證明?

國外研究梅子的保護肝臟功能,用梅子萃取物具放置於膠囊中,將44位健康受試者隨機分三組,實驗為12周實驗,分別服用低劑量梅子萃取物20 UI/L、高劑量梅子萃取物40 UI/L、以及安慰劑。研究人員發現補充低劑量梅子萃取物的受試者體內會誘發肝毒性的三種肝酶明顯下降(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以及Ƴ谷氨醯轉肽酶肝酶),而服用高劑量組的肝酶沒有顯著變化。結論是攝取烏梅提取物可顯著降低肝酶水平,顯示對肝功能的保護作用,但有趣的是,劑量不是越高越好,反而是低劑量能夠達到最佳效果。

這個實驗除了檢驗肝酶的指數,同時也針對血糖以及血脂肪做檢查,與安慰劑相比,無論是高劑量組和低劑量組中都發現代謝功能和氧化壓力數的改善,實驗結果包括血糖降低以及血脂肪的改善,如高密度膽固醇的增加,和低密度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比值下降以及和甘油三酯的下降,因此梅子萃取物無論高低劑量,都有助於血糖與血脂肪的控制。我在搜尋論文時也發現日本也有許多研究也證實梅子能預防三高且助減肥,難怪日本流行各式各樣的梅子減肥法也是其來有自。

share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