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症狀的產後中醫調理

IMG_2424

常見症狀的產後中醫調理

本文刊登於禾馨醫療的媽媽手冊

產後缺乳
產婦在生產後最擔心的就是母乳不足,母乳不足的原因很多,包括有產婦的情緒壓力過大、營養不均衡、或者錯誤的餵哺方式等,如果在均衡的飲食與正確餵哺母乳的狀況之下,仍然有母乳不足的狀況,這時後產婦應該積極的調理體質。

中醫認為,母乳是由母體的血水所化生而成,當母乳不足應該考慮兩個問題,一是母乳的生成不足,二為母乳的排出不暢。自然產產婦在生產需要時大量出力,在加上惡露的排出,因此常有「氣血兩虛」的狀況,剖腹產的產婦因為有傷口且修復時間較長,也容易產生「氣血兩虛」。氣不足無以推動血液,血不足無以化生奶水,因此會有母乳不足,中醫稱「產後缺乳」。這個時候只要稍為運用一些補氣血的藥物,在加上一些調理脾胃功能的藥物幫助消化吸收,就可以達到增加乳汁的效果。第二個狀況則是母乳的排出不暢,這個類型的產婦通常有產後情緒的問題導致肝氣鬱結,「肝主疏泄」肝氣不順則乳汁的排出不暢,這個時候乳房容易腫脹,此時如果不加以調理,就會進一步成為乳腺炎。適當用一些舒肝解鬱的藥材,加上王不留行、路路通、白通草等暢通乳腺的藥材即可改善症狀。

哺乳媽媽們最怕遇的的就是乳腺炎,乳腺炎當然也會導產後致缺乳。中醫師提醒您,坊間有很多未經醫師處方的發乳茶、發奶方,因為並不是針對個人體質所調理,因此處方中常常會添加乳腺炎的藥材,這些藥物都是屬於「寒涼藥」,因此對於「氣血兩虛」的產後缺乳並不適宜,服用反而會有雪上加霜的反效果,需服用發乳藥物最好諮詢合格的中醫師。

產後腰酸

許多孕媽咪在懷孕期就開始腰痠背痛,到了產後月子期腰痠得更厲害,腰痠狀況甚至會持續多年。很多媽咪第一個想到「是不是月子沒做好?」。在孕期因為腹部被撐大導致腹肌結構的變化,加上腰部承受著寶寶的重量,腹肌與背肌的協調出現問題,因此導致孕期與產後腰痠背痛。

產後的腰痠背痛中醫稱為「產後身痛」、「產後關節痛」,也就是民間俗稱的「產後風」。無論是孕期、生產、哺乳對於媽媽們的體力都是一大考驗,因此產後多虛症,氣血的耗損導致筋骨肌肉失去營養,就容易產生腰痠背痛。這個時後要特別注意避免風邪、寒氣進入體內造成感冒,一旦有感冒狀況會使產後身痛的症狀纏綿且不易治療。「肝主筋、腎主骨」中醫對於產後腰痠以補肝血、調腎氣做為主要的治療方式,達到讓身體的肌肉組織或得充足的養分,並且用補腎的手法強化骨骼,同時補氣固表強化免疫力預防感冒。除此之外,月子期搭配適度的休息與復健運動也是預防產後腰痠的重要課題。

產後掉髮與白髮
懷孕期間女性荷爾蒙大量增加,會抑制頭髮的生長週期。正常人的頭髮會保持約百分之十在休止期,懷孕期間原本在退化期與休止期而掉落的頭髮都停留在生長期,因此在懷孕期掉髮的量減少。生產後女性荷爾蒙驟減,突然間這些頭髮快速的進入退化期與休止期,量高於百分之十,就會出現明顯掉髮,因此產後掉髮為正常現象。但是如果大量掉髮造成髮量變得比懷孕之前更少,或者出現很明顯的圓禿(俗稱鬼剃頭)就是異常的掉髮,必須尋求治療。

中醫認為「髮為血之餘」,髮量的豐盈與氣血的充足息息相關。產後掉髮與懷孕期以及哺乳期間飲食不均衡造成氣血不足有關,加上生產時如果有大量失血的情況,「氣隨血脫」造成「氣血兩虛」也會有大量掉髮的情況,通常氣血兩虛的產婦也容易出現產後缺乳的情況,兩者可以同時用中藥調理,可以加速頭髮的新生也可以增加母乳量,一舉兩得。在適當的休養與調理之下,多數的產婦會可產後六個月左右自然恢復原本的髮量。

除了產後掉髮之外,產後白髮也是很多媽媽在意的問題,目前產婦趨於高齡化,很多媽媽們雖然不至於產後一夜白頭,但是很明顯的發現有白髮增加的情況,「腎藏精,其華在髮」,烏黑光澤的秀髮和腎氣的充足有著直接的關係,充足的營養、搭配補腎的藥物可以改善產後白髮的現象。

產後水腫
產後水腫中醫稱「產後水氣」,症狀為手足浮腫,皮膚腫脹緊繃光亮。並不是每一位產婦都會有產後水腫,中醫認為會發生的原因和體質虛弱有關。會產後水腫的產婦多為產後的虛症以及脾與腎兩個臟腑的虛損,脾虛則不能治水,腎虛則不能行水,因此在治療上必須先大補氣血,再佐以調脾補腎的藥物。針對虛性水腫中醫調理用藥以「健脾去濕」為主藥性非常溫和,無論是孕期或產後的水腫都可以安心服用。

產後憂鬱
產後憂鬱的成因相當複雜,除了產後身體的不適、新手媽媽腳色的轉換、社會家庭的支持、荷爾蒙的變化等等,並非單一原因所造成。中醫古籍就發現產後婦女特別容易有憂鬱的情緒,稱之為「婦人臟躁」,情緒表現可能為悲傷或者煩躁易怒,其病因的根源為皆為「虛」。「虛」其實就是一種身體能量不足的概念,當身體能量不足自然所有的意念都會是負面的,所以對於產後憂鬱的中醫治療是以補虛與舒緩為主。產婦需要更多的呵護與關懷,如果發現有產後憂鬱的現象且長時間無法緩解,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

IMG_2427

share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