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醫師的新書「女中醫教你解決惱人的婦科問題」:痛經的發生也有不同的原因?高寶出版社

HD071女醫師教妳解決惱人的婦科問題

痛經的發生也有不同的原因?

中醫在做婦科問診時通常會問得很細,除了問有沒有月經痛的情況,還會更進一步詢問痛經的感覺,是悶悶痛?刺痛?還是絞痛?疼痛的時間也會有不同的意義,是月經來之前就開始痛還是月經來之後痛?不同的疼痛時間也都提示著不同的發生原因。

月經疼痛感
悶痛、脹痛感:月經前或月經期下腹以及乳房有悶痛、脹痛感,這種狀況代表身體裡的氣機不通暢,稱為「氣滯」。中醫認為「乳房屬胃、乳頭屬肝」如果特別是乳頭的脹痛,則是「肝氣鬱結」通常是情緒壓力所造成。

刺痛感:月經前或月經期下腹以及乳房有痛感如針刺,有些人甚至會痛到無法上學或工作,這種情況代表體內有瘀血不通,屬於「血瘀」。通常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產生的月經疼痛也都是血瘀所造成。

絞痛感:月經期下腹收縮感覺非常強烈到疼痛的程度,有些人會痛到想吐甚至有嘔吐的情況,通常是「實寒」所造成的。

隱隱痛:月經前或月經期下腹疼痛感覺並不強烈,而是隱隱作痛,而且伴隨著月經經血量的減少,這時候如果稍為按壓腹部則疼痛感會改善,這種狀況通常是「氣虛」所造成的。如果熱敷腹部疼痛感會改善,則是「虛寒」所造成的疼痛。

疼痛時間
月經來潮之前就開始疼痛:通常屬於實證。例如:血瘀、實寒所造成的疼痛大多在月經來潮以前幾天就開始疼痛,疼痛感會持續到月經來潮後的幾天,疼痛感通常比較劇烈,在排出較多的經血或血塊之後疼痛會緩解。

月經來潮之後才開始疼痛:通常屬於虛證,例如:血虛、氣虛所造成的疼痛大多在月經來潮之後或月經結束後發生,這種痛感通常不太劇烈,有可能是腹部隱隱作痛也有可能是頭暈暈的痛。

其他異常感覺
下腹空墜感:月經期下腹有重重的感覺或下墜感,有些女性會主訴有「空空的感覺」,這種現象比較常出現在多產婦或者接近更年期的女性。但我在臨床也曾遇過經手術切除子宮的女性以及二十多歲的年輕女孩都曾經跟我提過她們會有這種感覺,甚至她們會用會用「子宮往下掉的感覺」來形容。子宮周圍有好幾條韌帶將子宮牢牢的固定在我們的腹腔之中,在正常狀況下當然是不會往下掉,如果是多產的婦女才可能會有子宮脫垂的情況。那為什麼明明沒有子宮脫垂卻會有子宮往下掉的感覺?下腹會產生空墜感代表身體處在極為虛弱的情況,中醫認為「氣虛則下陷」下腹有空墜感表示有嚴重「氣虛」,這種氣虛大多發生在年長的女性,但不代表年輕女性就不會發生,現在的年輕人大多生活作息不規律,喜歡熬夜又不運動,年紀輕輕就氣虛的比比皆是。而有些切除子宮的女性在術後也有這樣的感覺,有時是心理因素所造成,認為切除子宮後有「不完整」「體內有缺損」的感覺,如何鑑別是屬於心理因素或者是真的身體功能出現問題,可以靠把脈來區別,氣虛的人脈象必然是軟弱無力的。對於下腹空墜感這個症狀,在調整體質的藥物重用補氣藥黃耆、人參、西洋蔘等藥物就可以得到改善。

下腹冷感:月經期間下腹總是有冰冷感,腹部摸起來冰冰的,這個時候如果喝熱飲或者熱敷下腹部狀況會感善,通常是因為平素喜歡吃冰品、冷飲、寒性食物所造成。

腰痠:有些女性朋友在月經來之前就開始腰脊痠軟無力的情況,有時伴隨有腳跟痛、腰腳無力、有時有耳鳴或者耳朵有悶脹感等症狀。這種情況是「腎虛」的表現。

小腿痠脹、水腫、「脾經痛」:月經前因為黃體素濃度增高的關係,會使得多餘的水份在身體滯留,很多女性朋友在月經前會覺得身體有腫脹,在加上女性朋友少動經常久坐,因此經常會有下肢水腫或者有沉重感的情形,嚴重者體重會突然增加,有些人月經前後體重會相差到1公斤以上,這種狀況中醫稱為「脾虛水腫」。「脾主運化」是指中醫的脾和消化系統以及水分代謝有關,而脾經走的位置是從腳大拇趾處往上行,沿著小腿的內側脛骨的後緣往大腿處,最後終點在腹腔。有些月經不順的女生在月經前會有「脾經痛」的情況,也就是小腿脛骨後緣的疼痛,也有些人是脾經上「三陰交穴」的疼痛,三陰交穴位於腳內踝上三寸,是脾經上的重要穴道,之所以會稱為「三陰交穴」是因為這是人體重要的三條經絡:肝、脾、腎三條經絡的交會。脾經痛的人常有月經不順的問題,而三陰交痛不僅僅代表是脾經有問題,肝腎的經絡也出現問題,有可能伴隨其他婦科疾病,必須要謹慎注意。

重點內容:
‧子宮的健康掌握了女人的老化速度,甚至是壽命長短。
‧經血的顏色有時比經血的量,更能準確看出子宮健康。
‧經痛止痛藥「吃對時間」比「吃對量」更重要。
‧四物湯不能隨便喝;喝錯了,氣色不好、人更老。
‧「安全期」不一定安全,體質決定受孕的機率。
‧能讓女人青春永駐的按摩穴位不在臉部,而在下半身。
‧「生理期瘦身法」要成功,先了解體脂率,才能抓對減重黃金期。

★本文資料經授權摘自:高寶書版《女中醫教妳解決惱人的婦科問題》作者:羅珮琳/著。出版日期:103/6/25

share me!